文明交通,携手同行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在这朝阳洒满校园的清晨,我们站在国旗下,共同聚焦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——文明交通。
交通,是现代社会的大动脉,是我们生活乐章的节奏线,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。然而,如今这条大动脉却常因不文明行为而出现“血栓”,节奏线变得紊乱,推进器也面临故障。据统计,每年因交通意外导致的伤亡人数多得让人揪心,而其中大量事故本可因文明出行而避免。这无疑是敲响了一记警钟,告诉我们文明交通,迫在眉睫。
我校地处交通要道路段,路面不宽,每次返校时车流量又大。遵守交通法规,增强安全意识是十分必要的,但现状让人担忧,例如:上学有横穿马路,不走斑马线的;有和机动车抢道的;放学回家在马路上,与同学互相追逐、打闹,甚至有个别同学骑自行车、电动车上下学;为了方便,走捷径,在车辆的空隙中穿行;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无视这些来往的车辆,固执地横穿到对面;等车的时候站得过于靠外⋯.这些都会构成对生命的威胁。
交通事故会给我们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伤害,给我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,因此我们要掌握基本的交通常识,严格的遵守交通规则,要求我们必须要在过马路时观察车辆;不能在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戏。我们的生命受之于父母,定要好好珍惜。
作为教师,我们深知教导你们的重任,而文明交通教育是守护你们安全成长的关键一环。我们希望孩子们你们明白,每一条交通规则,都是生命的警戒线,都是安全的防护墙,都是幸福的守护符。就像那红绿灯,红灯停,那是在告诉我们危险来临需止步,是对鲁莽冲动的制止,是对生命敬畏的示意;绿灯行,那是在指引我们安全之路可前行,是对有序通行的保障,是对文明行为的倡导。我们绝不能心存侥幸,因为生命没有回放键,没有重启键,没有彩排的机会。
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的风尚。步行时,走人行道,那是我们的安全通道,是文明的路径,是素养的展现;过马路走斑马线且一停二看三通过,这一停,是对风险的洞察,是对自己的负责,是对家人的安心;这二看,是眼观六路的谨慎,是顾全大局的细心,是珍视生命的态度;这三通过,是在安全保障下的前行,是遵守规则的实践,是文明素养的输出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要排队候车,那是文明的队列,是公平的体现,是和谐的前奏;主动让座,是爱心的传递,是美德的弘扬,是温暖的播撒;保持车内整洁,是对公共环境的爱护,是对他人的尊重,是文明的修养。
而作为中学生的你们也有义务向家长宣传文明交通理念,让家长在日常出行中为你们做好榜样。比如家长驾车时系好安全带,那是对家人的守护,是对安全的重视,是对法规的敬畏;不超速、不酒驾,那是对速度的克制,是对理智的坚守,是对生命的尊重;接送你们时规范停车,不随意掉头,那是对秩序的维护,是对他人的体谅,是文明的示范。家长们的每一个文明交通行为,都是对你们最好的教育,是爱的表达,是责任的传递,是文明的传承。
同学们,为了我们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,为了让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,让我们把“交通安全”这四个字永记心间,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是我们所有人的义务,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,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。一件件血的惨剧时时刻刻警示我们:对交通法规的忽视就是对安全的忽视、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!为了你们和家人的幸福,在此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:
1、自觉遵守交通信号、交通标志、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,不横穿马路,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;
2、乘坐公共汽车时,车辆停稳后,遵守“先下后上”的规则。客车行驶中,不将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车窗外。
3、离校较远的同学,为了自己的安全,上下学时不乘坐无牌无证的摩的、车辆,更不要乘坐报废车辆,也不要乘坐超员的车辆。
4.校内课间不跑跳,不拥挤,上下楼梯慢步轻声,靠右通行。
6.放学按时离校,不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在校园内逗留。
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时刻谨记:安全第一,让幸福常伴。
我的发言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